(020)85519335(办公室)

znsjjh@znsjjh.com

奉献 开拓 钻研 合群

万众一心 共克时艰

新闻中心

news

首页新闻中心项目动态

第八届中国急慢性气道疾病管理学院高峰论坛圆满收官:中外学者携手共赋呼吸新未来

发表时间:2025-04-01 09:36:16    浏览次数:49

1743470992819762.png

2019年,在钟南山院士众多呼吸学者倡导与鼎力支持下,成立中国急慢性气道疾病管理学院高峰论坛。2025年3月29日,由广东省钟南山医学基金会主办,海正公司支持的“第八届中国急慢性气道疾病管理学院高峰论坛暨慢阻肺病及呼吸道感染规范化诊治与进展学术会议”广州顺利召开。

1743471143594925.jpg

1743471190992565.jpg

本次大会以“促规范、强基层、共呼吸”为主题,特邀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荣昌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梁宗安教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曾奕明教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陈静瑜教授等国内呼吸领军者,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创议(GOLD)现任董事会主席、巴塞罗那大学 Alvar Agusti教授、北卡罗来纳大学医学院 Shannon Carson教授、马萨诸塞大学陈医学院贝斯州分校Peter Lindenhauer教授、加拿大温哥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Kevin Duan教授等国际顶尖学者,共同围绕急慢性气道疾病尤其是慢阻肺病、呼吸道感染等领域进行学术交流,助力提升疾病规范化诊治水平。





促规范:统一标准,保障治疗科学有效


随着环境变化、人口老龄化,慢阻肺病患者数量持续上升,呼吸道感染的防控也变得更加复杂。大会开幕式上,钟南山院士线上致辞时表示,民众对急慢性呼吸道疾病的认知及疾病的规范化诊疗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提示我国急慢性气道疾病管理的重心仍需聚焦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规范化管理。同时,钟院士指出我们要积极开展临床研究工作,基于循证不断更新迭代慢阻肺诊疗管理相关的指南和共识。


曾奕明教授和梁宗安教授指出,“促规范是指诊疗严格遵循最新指南与共识,保障治疗科学有效。”陈静瑜教授指出,“促规范对呼吸疾病的诊断、优化临床决策及提升患者生存获益具有重要价值。”他们希望通过搭建这样一个高端学术交流平台,汇聚国内外顶尖专家的智慧和经验,共同探讨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未来也将相关成果与治疗理念融入诊疗规范中,持续更新和完善,并加强对诊疗规范执行情况的监督和评估,确保规范能够真正落地实施。






强基层:上下一心,全面提升诊疗能力


陈荣昌教授提示,就慢阻肺疾病而言,基层诊疗能力的短板,制约了疾病防治工作的全面开展。因此,未来期望建立更加长效的基层帮扶机制。曾奕明教授表示,强基层的核心在于“授人以渔”,为基层医务人员提供持续的学习机会,才能实现疾病的早诊早治。刘升明教授指出,基层诊疗是疾病防治的关键,强基层能够让基层医护精准掌握要点,为患者提供科学规范的诊疗服务,从而推动基层防控工作的开展。2024年9月,我国已将慢阻肺病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未来将继续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改善硬件设施,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全面提升我国急慢性呼吸疾病的诊疗能力。



共呼吸:产学研一体,共赴呼吸新未来


共呼吸是呼吸领域全体医务工作者携手攻克难题的使命。它强调整个行业,无论是科研机构、医疗机构还是企业,都能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强大的合力。海正药业综合药物事业部总经理谢丽华女士在致辞中同样表示,推动诊疗规范化、强化基层医疗服务,既是守护大众呼吸健康的必然之举,也是医药行业从业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呼吸领域,海正药业持续加大投入,构建了丰富优质的产品管线,为呼吸科医生提供一系列高效治疗方案。未来,海正药业将继续积极投身学术交流,传播先进规范的诊疗理念,助力基层医疗发展,为提升我国呼吸诊疗水平贡献海正力量。




规范中前行,慢阻肺病的管理一路向早


中国慢阻肺病患者群庞大,总患病人数近1亿人1。慢阻肺病作为与高血压、糖尿病等量齐观的重大慢病,为临床及患者带来沉重疾病负担。Alvar Agusti教授指出,慢阻肺病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至关重要。然而,中国乃至全球都存在居民对慢阻肺病认识不佳2,慢阻肺病漏诊率高3。因此临床一方面需要提升居民对慢阻肺病的认识,另外临床还需分析慢阻肺病的潜在风险因素4,改善诊断方法,尽早识别慢阻肺病患者,早期给予规范治疗。


郑则广教授指出,慢阻肺病起始治疗前需综合评估患者症状、肺功能、急性加重风险、合并症特征及血EOS计数水平。初始治疗时,双支扩剂是大部分慢阻肺病患者首选药物,对于部分单支扩剂治疗控制不佳人群,需要升级双支扩剂治疗5


此外,合并症管理是慢阻肺病管理中关键的一环。Alvar Agusti教授指出,当前临床将慢阻肺病作为多病共病的一部分进行综合管理6。郑则广教授指出,心血管疾病是慢阻肺病常见且重要的合并症7,对于既往未确诊且未经治疗的慢阻肺病患者,如合并心血管疾病,不建议选择三联制剂起始治疗8,而双支扩剂中茚达特罗/格隆溴铵存在心功能获益,被中国指南推荐用于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慢阻肺病患者9。现场我国学者与外籍学者共同围绕全球视野下探讨基层医疗机构对慢阻肺病管理的差异与优化路径以及慢阻肺病的早诊早治及合并症管理等方向展开精彩讨论。

在陈荣昌教授、郑劲平教授、梁宗安 教授、陈亚红教授、耿宏伟 教授、郭禹标 教授、黄 茂 教授、李满祥 教授、李 雯 教授、谢俊刚教授、谢宝松 教授、张淇钏 教授及所有与会专家的共同见证下,“实例出击 肺同凡响”全国慢阻肺病病例大赛项目正式启动。



应对“老年”呼吸道感染,综合评估,及早规范诊治是核心


医学领域持续发展的当下,感染疾病始终占据着关键地位。江山平教授指出,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环境因素的影响以及病原体自身的变异,都使得感染疾病的防治形势愈发复杂会议聚焦当下社区感染患者特征变化对临床决策的影响,《急诊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实践指南(2024年版)》更新与临床指导,混合感染多发情况下流感诊疗方案迭代探讨,以及真实世界下药物临床价值实证分析,多视角共话感染领域热点话题。截至2022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2.8亿,占总人口的19.8%10。老年人是罹患肺炎的高危人群,老年肺炎发病率及病死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11-12。沈宁教授指出,老年肺炎患者临床表现特殊,可能缺乏典型呼吸系统症状,实验室指标可能不典型。老年人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精神类药物的使用可能增加肺炎风险,且耐药风险高13。因此需要综合评估老年肺炎患者临床特征。治疗上,需要依据患者基础疾病、器官功能、合并用药、耐药风险等选择恰当的药物治疗。青霉素类/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四环素类等抗菌药物在老年患者的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13



总 结


历春秋七载,中国急慢性气道疾病管理学院高峰论坛已发展为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国际化交流平台。本次论坛紧密围绕慢阻肺病和呼吸道感染疾病的规范化诊疗进行探讨。国际前沿学术成果的展示以及国内外学者的思维碰撞,让我们与全球呼吸领域科研进展接轨的同时,为慢阻肺病和呼吸道感染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与策略。随着规范化诊疗的实施,将为更多患者带来生存获益。未来,中国急慢性气道疾病管理学院高峰论坛将持续发力,为推动我国呼吸领域发展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参考文献

1. Wang C, et al. Lancet. 2018 Apr 28;391(10131):1706-1717.

2. Fang L et al. Lancet Respir Med. 2018 Jun;6(6):421-430.

3. Ho T, et al. Breathe. 2019 Mar;15(1):24-35.

4. Stolz D, et al. Lancet. 2022;400:921-972.

5. GOLD 2025.

6. Fabbri LM, et al. Lancet Respir Med. 2023;11:1020-1034.

7.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 等.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22,45(12):1180-1191.

8. Andriana Papaioannou, et al. ERS 2024. Poster 4791.

9.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 等.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21,44(3):170-205.

10. 2022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

11. Yixin Sun et al. Vaccine. 2020 Dec 14;38(52):8362-8370. 

12.Furman CD, et al. Curr Opin Infect Dis. 2021;34(2):135-41.

13.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25,48(01):18-34.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南山呼吸。



上一篇:中医保健有妙招,健康科普护成长...

下一篇:“实例出击·肺同凡响”全国慢阻肺病病例大...

深圳智根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