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众一心 共克时艰
project
发表时间:2025-10-15 14:20:43 浏览次数:25
“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那一份昂扬的少年意气,不仅植根于远大理想,更需依托一副挺拔强健的体魄。10月14日,佛冈县石角镇中心小学的讲堂内气氛热烈,一场别开生面的“院士专家科学大课堂”公益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130多名师生齐聚一堂,将专注的目光共同投向了支撑青少年昂扬姿态的“生命中轴”——脊柱健康。
本次活动由广东省呼吸与健康学会、广东省钟南山医学基金会及佛冈县教育局联合主办,石角镇中心小学承办,是积极响应“健康中国”战略、推动“医教融合”走进校园的生动实践。课堂特邀广州龙脊康门诊部资深主治医师贺达克,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题为《青少年脊柱侧弯:如何早期发现与预防》的精彩讲座。贺医生以通俗的语言、形象的图示和真实的案例,将专业的医学知识转化为一堂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的健康科普课。 活动在热烈的氛围中正式启动。广东省钟南山医学基金会党支部书记、公益部部长杨思乐为同学们精心策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心理健康主题团辅活动。通过“吉祥物找茬”“颜色辨别”“数字探索”等互动游戏,引导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升专注力,于欢声笑语中学习有益身心的健康知识。 讲座伊始,贺达克医生引用《黄帝内经》中“骨正筋柔,气血以流”的古训,点明脊柱健康之于全身气血通畅的重要性。然而,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他分享了一项触目惊心的筛查数据:在某小学学生的普查中,近半数学生存在两项或以上体态异常,存在疑似脊柱侧弯风险。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贺医生指出,脊柱侧弯的形成,常源于日常被忽视的坏习惯:长期低头玩手机成为“低头族”,坐姿不端,单肩背负过重书包……这些看似微小的行为,正如“滑滴之水,可磨损大石”,日积月累地侵蚀着青少年的脊柱健康。他尤其强调,青春期是脊柱侧弯的“加速进展期”,一旦错过干预期,将给孩子的体态与健康留下长久的遗憾。 如何才能“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实现早期发现?贺医生现场传授了简便易行的“五步筛查法”:从观察双肩是否等高,到弯腰检查背部是否隆起。这套方法让在场的老师和学生瞬间化身为孩子的“第一道健康守门人”。 对于防治,他提出了“防大于治”的理念,并给出了“护脊锦囊”:从选择合适高度的枕头,到保持“三个90度”的端正坐姿,再到坚持做脊柱保健操。这正契合了《淮南子》中“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的智慧。活动现场,贺医生还带领学生们练习“骨盆齿轮”“旋肩通络”等保健动作,让科学的种子在欢声笑语中生根发芽。 “原来姿势不对会影响脊柱健康!我学会了怎么看肩膀一不一样高,回家也要教给爸爸妈妈。”一位学生在课堂互动后兴奋地分享。这堂别开生面的健康科普课,正是“医教融合”公益实践的生动缩影。活动致力于将专业的医疗知识,转化为学生、老师、家长“听得懂、用得上”的科普常识,携手构筑“家庭—学校—医疗”三位一体的科学守护网络,让健康关怀从课堂延伸至生活。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不仅关乎个人与家庭,更牵系民族前行的力量。此次佛冈之行,不只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是一场深植于中华文化土壤的生命启蒙。它以生活为教材,以体态为课题,在孩子们心中悄然埋下“正脊直躯,立身立德”的种子。我们期待,今日播下的这颗健康种子,能伴随他们以更挺拔的身姿、更坚实的步履,走向属于他们的星辰大海——而这,也正是“为青少年撑起一片健康蓝天”最深远的意义所在。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广东省呼吸与健康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