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众一心 共克时艰
project
发表时间:2025-03-04 15:28:00 浏览次数:1139
肺癌发病早期症状隐匿,多数患者确诊时已进展至中晚期,导致治疗效果不佳。提高公众对肺癌的防治意识,普及早期筛查和规范化治疗知识显得尤为重要。
01 要像测量血压一样常规检查肺功能,尤其40岁以上人群
何建行教授指出,肺癌早期几乎没有症状。如果患者出现咳嗽、出血、疼痛等症状,通常表明肿瘤已经侵犯到较大的支气管、骨头,可能已发展到肺癌的中晚期,因此早期筛查非常关键。
除了CT检查,目前还有更多方便、价廉、高效的筛查工具,如呼出气分析技术和血液检测等,都已成为肺癌高危因素筛查的重要手段,帮助更多人早发现早治疗。
02 全球首创无管微创技术,让肺癌治疗更精准、更人性化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肺癌的治疗方式也在发生革命性变化。从传统大切口手术到如今的无管微创技术,让肺癌治疗正朝着更精准、更人性化的方向迈进。
创伤小 手术切口极小,摒弃了传统手术中的气管插管、胸腔引流管、导尿管等管道,减少了麻醉药物使用,并结合裸眼3D、机器人穿刺等相关高科技,可显著减少患者创伤和术后并发症。 恢复快 由于创伤小,减少了重大创伤与疼痛带来的应激和免疫反应,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大幅缩短,通常术后当天即可下床活动。 保护器官功能 无管微创技术特别注重对患者肺功能和其他重要器官功能的保护,减少手术对身体的整体影响。 适用广泛 从早期的肺叶切除到复杂的袖式切除、气管手术、隆凸手术,甚至心肺联合移植等,无管微创技术几乎覆盖了所有肺部手术类型。
目前,该项技术正逐步推广至全国数百家基层医院,能够让越来越多的基层医院开展高精尖的手术,真正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03 肺癌患者术后三大关键:饮食、运动、防感染
对于肺移植的患者,尤其是在术后五年内,除饮食、运动要特别小心外,还特别要注意预防感染,建议患者要按时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及带状疱疹疫苗等,减少感染带来的风险。
栏目介绍 《人民名医》是由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主办的名医疾病知识直播互动栏目,定向邀请全国著名各专业学科带头人、临床专家与网友线上交流。本期节目由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健康时报微博、腾讯视频、腾讯看点、搜狐视频、新浪新闻、一直播等全平台同步直播。
供稿|学术部